住院安全教育宣教(二)——預防壓瘡
壓瘡又稱褥瘡,,是指局部組織局部受壓,血液循環(huán)障礙,,局部持續(xù)缺血、缺氧,、營養(yǎng)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。多見于昏迷和癱瘓病人,、體質衰弱的病人,、骨折后長期固定或臥床的病人。壓瘡以成為臥床病人頭號“殺手”,,往往會加重病情,、延長住院時間,降低生活質量及活動能力,,增加住院者經(jīng)濟負擔,,應予以足夠的重視。
易發(fā)生的部位:在骨質凸出的部位,,如骶尾部,、坐骨結節(jié)、股骨大轉子,、足跟部等,。
注意事項:
1.定時翻身:臥床的病人至少每2小時翻身一次,必要時30分鐘一次,,防止皮膚受壓,。病情較輕者盡量自己挪挪屁股、動動筋骨手腳,,增強自我照顧的能力和感知自己健康狀態(tài)所帶來的快樂,。因皮膚情況需要而貼有保護貼(如安普貼、泡沫敷貼等)者,,家屬若在為其翻身檫身時發(fā)現(xiàn)保護貼卷邊或脫落時,,及時告訴我們。
2.家屬或陪人每天定時檢查病友皮膚情況,,臥床病友可使用BB油或賽膚潤油劑涂抹在手掌大,、小魚際處按摩受壓部位皮膚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皮膚變紅,,則不宜進行皮膚按摩,,可懸空壓紅部位,一般解除壓力30-40分鐘后皮膚顏色可恢復正常,。皮膚持續(xù)發(fā)紅,、發(fā)紺,更不宜按摩,,以免加重損傷,。
3.病情許可的,,每天下床坐椅子或床邊站立,避免長時間臥床,。
4.正確使用翻身技巧,,勿拖拉患者,尤其是使用便盆時,,切忌粗暴拖拉,。
5.必要時使用氣墊床、氣圈,、水墊,、翻身枕。
6.保持床鋪平整干凈無渣屑,,皮膚弄臟時及時清潔,,受壓部位皮膚每天溫水擦浴1-2次,擦洗時不可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,,力道要輕柔,。
7.增進全身營養(yǎng)。若無特殊禁忌,,給予高蛋白,、高熱量、高維生素(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和鋅的食物)的飲食,。
【蛋白質】: 牛奶,、瘦肉、雞肉,、蛋白粉,、豆類等
【維生素C】: 番茄、菜花等各種深色蔬菜,,水果如柑橘,、檸檬、青棗,、山楂獼猴桃等
【鋅】: 一般為動物性食物,,如牡蠣、蝦皮,、紫菜,、魚粉、芝麻,、花生,、豬肝、豆類等